臺南本土登革熱截至昨天累計2萬686例,天氣轉涼近來每日新增病例低於百例,市府宣佈昨起進入「滅孓保全期」,到12月2日前加強熱區社區動員孳清,衛福部長薛瑞元昨南下視察,建議鼓勵住家拆除天溝,中央會補助費用;市府表示,將擬訂拆除計劃,也宣導拆天溝設施。有里長說,室內噴藥的民怨降低很多,民衆只盼早日脫離疫情。
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指出,9月初臺南疫情逐漸進入高峰、中秋連假後達到最高峰,接着逐漸下降,但疫情仍起起伏伏,直到10月底才逐漸下降,上週病例較前1周減少33%「是斷崖式下降」,昨起10個熱區行政區中安平、仁德、歸仁降爲暖區,目前較擔心的是麻豆區,疫情有上升趨勢。
臺南昨新增70例,市府認爲1個月內熱區可望全數調降,並解釋滅孓保全期並不是加強噴藥次數,是加強社區動員孳清,熱區、暖區及疫情指揮中心建議的高風險裡共計105裡,爲期兩週動員孳清,12月3日起查覈,若布氏指數等級大於等於2,社區就要再次孳清。
薛瑞元與羅一鈞、副市長趙卿惠等人到東區大智裡視察天溝防治,並拜會市長黃偉哲,宣佈疾管署針對南市疫情成立的前進應變工作隊解編,但協助防疫不中斷。
薛瑞元說,建議市府結合社區持續孳清,未來疫情期間若民衆天溝被查獲陽性孳生源,就要罰鍰,也會請國衛院國家蚊媒中心研議天溝多久噴藥1次,建立標準作業程序。黃偉哲說,感謝這段期間衛福部與環境部協助防疫,特別是羅一鈞在臺南坐鎮2個多月。
東區大智里長黃日新指出,第1次確診的病例還是會在室內噴藥,周遭住戶則是入內壓罐、再提供殺蟲劑,戶外更由志工一起孳清噴藥,目前民衆幾乎都能夠接受,而屋頂天溝不是公部門出動無人機或入內巡查就都能發現,民衆清潔要靠自己。